從天臺教學略説淨土思想法門
傳持天臺教觀嗣法門人第四十五代顯明念法老和尚講述
提綱挈領(綱要目錄)
前言
壹: 緒論
一:淨土法門
(一)淨土法門的發起因緣(來龍去脈)
1: 因地於法藏,
肇端於韋提,
開陳於靈鳩,
流衍於匡廬。
2: 華嚴經善財參德雲,始知念佛法門,及南過百城五十三參(一説五十四參,因其中有兩參合併一起),而見彌陀。
3: 文殊菩薩現身竹林,念念阿彌陀佛。
(二)淨土法門立論的依據
1: 三經一論和五經
2: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
3: 三藏十二部經典
(三)淨土十三祖的流傳與導歸極樂
(四)淨土思想的關𨫡問題探究
1: 無量壽經疑城胎生之説
2: 無量壽經與觀經對五逆罪所持不同觀點之論
3: 帶業往生和消業往生之辨識
二: 淨土宗
(一)淨土宗在中國的教論奠基和演進發展
(二)淨土宗的修持方法
(三)觀經十六觀及三輩九品往生
(四)智者大師說三品與三心四行之修行
贰: 淨土十疑論釋要
一: 智者大師天臺教觀與淨土十疑論的由來
二:淨土十疑論全文要釋
叁: 禪淨雙修
一: 禪淨雙修的思想
(一)禪宗在中國的開展流傳
(二)五家七派
(三)禪宗念佛法門的思想脈絡
(四)禪淨雙修之融合
1: 禪宗修持方法及特質舉要
2: 禪與禪定
3: 五停心觀、別相念、總相念、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
4: 由禪入淨土念佛法門的實踐
前言:
天臺宗是北齊慧文大師閲讀龍樹中觀論之因緣生法一偈而悟,三智一心,立空假中三觀,故遠承龍樹菩薩為師。
二祖慧文大師以一心三觀授南獄慧思師大師,慧思大師依教修之,九旬獲得六根清淨。
三祖慧思大師又傳智者大師,慧思大師云:昔日靈山,同聽法華,宿緣所追,今復來矣。
智者經三七誦法華,至藥王本事品:「是真精進,是名真法,供養如來。」身心豁然入定,親見靈山一會,儼然未散,求證於慧思大師。師答:「此為法華三昧前方便,所發功德為初陀羅尼,非汝莫證,非我莫識。」這就是所謂的「靈山宿聞,大蘇妙悟」典故。
四祖智顗大師傳慧思大師三種止觀(漸次、不定、圓頓,皆是大乘,俱緣實相。
若以創立兩種四教,判定一代五時,教觀大備者,則智者大師為天臺初祖。嗣後祖祖相承,燈燈續燄。
隋朝開皇十七年,智者大師應晉王楊廣禮請,隨使者出山,行至天臺山石城寺,示疾,門人智朗問智者大師位次為何?
智者大師:「不領徒必得六根清淨位,化他損己,只王品觀行位,諸師友觀音來迎。」
天臺教觀總持遞傳至第四十三世嫡裔諦閑古虛法師,為民國四大高僧之一,仰體四明知禮大師遺志,以三觀為宗,説法為用,中興天臺,重建天臺祖庭觀宗寺。住世時與印光大師交好,時有來往論法。
諦閑老法師于民國二十一年夏曆五月十九日圓寂前寫偈曰:「我經念佛,淨土現前,真實受用,願各勉旃。」
天臺第四十三代祖嫡裔諦閑法師,付法傳持天臺教觀總持第四十四代寶靜今德法師,民國二十九年秋,時值抗日國難,內外安僧弘法,積勞成疾,於上海玉佛寺圓寂前説偈曰:「願生西方,親近彌陀,我今撒手西方去,不管千秋與萬秋。」
天臺宗四十四代祖寶靜法師,民國二十八年,寶靜法師為顯明念法法師授記,為傳持天臺宗第四十五代法嗣。
傳持天臺教觀四十五代顯明老和尚曾謂:顯明受觀宗法乳為佛隴後裔,語默秉宗,杜絕塵緣,退藏於密,棲身於林泉間,依天臺學者所説「教弘天臺,行重淨土。」為依歸,期冀看破放下,願與彌陀、觀音為伴侶。
顯明老和尚外弘法化,闡揚教觀,傳法嗣甚為嚴謹,只親傳三位法子,包括香港覺光長老,台灣明光法師、法藏法師。
天臺宗四十五代嗣法門人顯明老和尚圓寂前叮嚀:
不要名利權
但求淨心田
世事如夢幻
超塵賴佛緣
唯願垂加護
西去再東來
度生是口號
祇是結法緣
天臺宗講修止觀,但實際用心是在念佛。誠如天臺學者常言道:「教弘天臺,行重淨土」,說明了天臺宗所修行的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,而對於淨土思想,天臺宗是用教觀雙美的方式去分析,深入淺出。
念佛法門實際就是修止觀,因為:
念佛念到「一心不亂」就是止!念佛念的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就是觀。
所謂止觀,就是一句佛號。誠如經云:「不必三祇修福慧,只憑六字出乾坤。」
由此可見,淨土念佛法門是方便易行,是佛教中最容易使人信受奉持的一個宗派,流傳極廣,深入契合於娑婆世界的眾生們。
誠所謂「是男是女總堪修,若智若愚皆有分。」眾生只要如法修行,皆可達到離苦得樂,橫超三界,得到永恆的寧靜與安樂。
阿彌陀佛,乃淨土攝受之主。釋迦牟尼佛為指導淨土之師,觀音勢至則助阿彌陀佛揚化。
阿彌陀佛乘大願船,泛生死海,不著此岸,不留彼岸,不止中流,惟一濟度為事,眾生應順釋迦牟尼佛的導歸極樂,往面彌陀。娑婆穢土壽有量,極樂淨土壽無量,要想覺不生迷,定要專念阿彌陀佛,念一專一,始得如願往生。
念佛是以信願行為宗,以發菩提心為本。
以是心是佛(理),是心作佛(事)為因果實義。
以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為下手的功夫。
全文待續
如需引用文章,請註明出處。
留言列表